拈花筆記

《禪七開示》讀後心得  


禪七開示 1

法 師 心 得


  • 禪修──覺悟心路

    見醞法師

    感恩大善知識的循循善誘與諄諄教誨,讓學人明白修行用功的下手處,即是返照自性,不假外求,藉境練心,息妄歸真。

  • 祖師意

    見曇法師

    「中台拈花」正是要大眾契悟本心,而後在菩薩行中不斷地磨鍊與保任,動靜閒忙,不離當下。如此,就不辜負導師畢生做師子吼,轉大法輪之苦心孤詣。

  • 報恩成就善循環

    見紋法師

    在發心的當下,個人縮到最小,「我執」減到最低。凡事先想到他人,而不是自己,無私利他,就是清淨的念頭,就是菩薩。

  • 就路還家

    見孜法師

    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找到這條路,就是康莊大道,就路還自性之家。狂心頓歇,山河大地是如來!

  • 書中自有黃金屋

    星元法師

    閱讀《禪七開示1》,常常手不釋卷。感恩開山祖師給弟子珍貴、無價的尋寶圖,指引弟子找到能夠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,最珍貴的自性之寶。

  • 萬法是心光

    見蓉法師

    契悟當前這念心,認識真正的自己,是修行的根本,是菩提大道的起點。遵照老和尚的指引,依教奉行,即是法身常在而不滅,老和尚從來沒有離開過。

  • 解此如意珠 自利利他

    見眼法師

    「但得本,莫愁末,如淨琉璃含寶月。既能解此如意珠,自利利他終不竭。」老和尚無疑是當今世上,真正解此如意珠、自利利他且不疲不厭的大善知識!

  • 是一盞無盡明燈

    見蒂法師

    老和尚的開示如「瓶中鵝」公案中喚弟子一聲,就把弟子著境的念頭給叫了出來,三心不住,豁然開朗,一片清明。

  • 挹流尋根緬師恩

    見稽法師

    禪堂中啐啄之機的禪修教育,活潑生動地將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,隨每位學子的契悟因緣,啟發各各自性光輝。

  • 依教奉行報深恩

    見迎法師

    每個人都希望自在,何謂自在?師父說:「真正的自在,是心自在」,就是心中無礙,不隨境所轉,二六時中不攀緣、不住著,攝心專注。

  • 菩提路上的燈塔

    見漸法師

    古德云:「塵勞迥脫事非常,緊把繩頭做一場。不是一番寒徹骨,爭得梅花撲鼻香。」《禪七開示1》令讀者皆能藉由當次禪七的殊勝因緣,參究此心。

  • 真善知識實難遇

    見占法師

    生生世世,皆不要錯失善知識,同時也要發起大乘心願普濟眾生,學習樹立法幢做他人的善知識。

  • 打開生命的鑰匙

    見寞法師

    開山祖師一生主持了無數場的禪七,無數場苦口婆心地開示,只為將佛法傳承下去,點亮人人的自性光明,讓人人皆能體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,頓見真如本性。

  • 自性導航

    見捃法師

    第一次靜坐後,心中體會到禪修的平靜及法喜,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境,只要歇下心來,自性自有清涼與自在。

  • 覺之道

    見鮮法師

    聽聞師父無數場開示,不捨一眾生地諄諄教誨、老婆心切地說空道有,說穿了,只說一個字──覺。

  • 當下即是

    見霑法師

    如何讓自己觸境能心平氣和、如如不動?在這開示錄中,找到了入手處……

  • 一入耳根 永為道種

    見瀕法師

    當年師父苦心孤詣的禪七開示,如今已內化成自己修行的力量。「一入耳根,永為道種。」修行是生處轉熟、熟處轉生,一步一腳印,一步步邁向解脫的菩提道。

  • 正法久住

    星真法師

    老和尚的開示,上契諸佛深理,下契眾生根機,不論講什麼法門,總是能夠令人啟發道心,對心性之理有所體悟。

  • 只貴汝知見

    星淨法師

    開山祖師留給我們的無價珍寶,莫過於禪七中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直指人心的無上心法。

  • 靜慮安樂助道行

    見錙法師

    收攝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不令放逸攀緣,返照自心,當六根清淨收攝歸一時,就能徹見本具心性。

  • 念報師恩 依教奉行

    見掌法師

    《禪七開示1》內容,就如同師父正在諄諄教誨弟子:對佛法要有信心,心性本具、頓悟自心直了成佛,遇到境界時要反省檢討、改過放下,最後銷歸自性。依著師父的教導用功修行,道業必定會有所成就。

  • 重現自性寶光──禪修

    見鎧法師

    「衣珠原屬自家珍」,假外緣方能顯發,《禪七開示1》就如那顆如意寶珠,是老和尚傾囊相授的法要;重慮緣真、用心去領會,即能擦亮人人本具的自性摩尼寶珠!

  • 深深撥

    見涌法師

    一幕幕的愛離別苦,讓自己深深地感受到人命無常,體悟到溺於情愛將受生死輪迴之苦,於是發願出家修行、了脫生死。

  • 不捨眾生的悲心

    星空法師

    讀完《禪七開示1》,心中只有無盡的感恩。開山祖師橫說豎說,為的就是令弟子能「開悟」;如此苦口婆心,因著不捨一眾生的大悲心。

  • 去除塵垢 淨心自現

    見陛法師

    師父已將無上心法全盤托出,希望弟子們不要走錯路、走遠路,弟子們應當依教奉行,虛心領納無上心法,朝著契悟菩提涅槃、明心見性而努力。

  • 傳師心燈 普照常明

    星道法師

    《禪七開示1》就是老和尚法身,我們應當朝夕思惟其要義,於靜中養成、動中磨鍊,並落實於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。自利既精,方有利他之力,廣濟大眾。

  • 「心」的醫療手冊

    見投法師

    修行無他,非關外境,唯是面對自心,踏實堅定、無所憂畏,深信不疑地走自己這條心路。

  • 百尺竿頭再進步

    見犍法師

    書中字裡行間無不是老和尚對學子、乃至於對後學的我們,諄諄地教誨,一而再、再而三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「心」在哪裡。

  • 走在覺醒之路

    見凌法師

    每個當下,不斷堅持,始終與清淨心、與覺相應,站得住、站得長,提升為覺醒的生命,就從此時此刻開始。

  • 性地常開智慧花

    見馥法師

    當每一個人的心,能定、能淨、能明,心中有慈悲、善念,心清淨沒有貪瞋癡,這念清淨心就是最有效、最天然的防疫抗體。

  • 道在日用平常間

    見擔法師

    雖然理上佛性本具,但事上有太多的無明煩惱習氣,得發長遠心化除,如此一步一腳印,拉近事與理的距離,那不是一次、兩次、三次禪七得以成辦,而是需要生生世世的努力。

  • 是名禪七

    見憨法師

    菩薩會把修行所需的助緣準備妥當,護念眾生,直至眾生成就。從靈泉到中台,老和尚就是如此的弘宗演教,安僧度眾。

  • 古月依舊照今人

    見踞法師

    隨文起觀,彷彿又回到開山祖師主法的禪七年代,心逐漸澄明踏實,跨越時空,古月依舊,行者們,如同在仰望天際中找到未曾離去的光明。

  • 悲心無盡願無窮

    見膺法師

    師父將正知正見的修行脈絡鉅細靡遺地告訴我們,並提示重點,依佛所教而修,苦口婆心地開演覺悟之法……

  • 最究竟的翻轉教育

    見雨法師

    這一門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微妙心法,這一場紅塵即淨土、煩惱即菩提的翻轉教育,可以透過不斷反覆地練習,讓行者能重慮緣真,契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佛性。

  • 黃金滿籯 無如家珍

    見訶法師

    師父的法語不僅是修行解脫的指南,更是師父留給弟子們最有意義的財富,遠勝黃金滿籯、富貴功名……

  • 火中紅蓮處處香

    見局法師

    師父圓寂之後,留下了最珍貴的法寶,字字句句都是慈悲的修行指標,引導弟子們在成佛的藍圖上穩定前行。

  • 叩、叩、叩

    見擇法師

    遇到煩惱的當下,知道煩惱的本質是虛妄不實的,唯有覺性能作主,回到沒有妄想、執著,沒有煩惱的這個,就是我們的真生命。

禪七開示 1

居 士 心 得


  • 循循善導 體證佛性

    傳省

    老和尚說:「修行就是要在身口意上用功,隨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使身口意三業清淨。」禪七就是透過覺觀――覺察、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,最後覺悟到這念靈覺妙心。

  • 迷時師度

    傳修

    反省檢討、修正錯誤的知見後,心終於不再徬徨,對禪修重拾信心,也找到用功的著力點。

  • 正知正見

    法諦

    慶幸自己到精舍學習正知正見,有因緣讀到《禪七開示1》,從而對於佛法有深刻體會,深信老和尚所說的「煩惱即菩提」,自己「信受奉行」就對了!

  • 中台拈花 眾生微笑

    傳導

    「中台拈花,眾生微笑」,認識佛法,讓生命更有意義。老和尚為我們點亮了心中一盞明燈,這是一盞無盡燈,自利利他的菩薩行。

  • 巍巍中台 蕩蕩禪風

    傳歸

    靜讀老和尚的珍貴法寶,經句間禪風浩然,蘭桂騰芳;遙望巍巍中台,心法遍處,落地生根。

  • 觸物起照

    傳甘

    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,這念心雖是本具,必須要靠自己努力去做,腳踏實地,一步一腳印,觸物起照,在這念心上安住。

  • 發現心生命

    傳在

    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!」惟覺安公老和尚禪七開示猶言在耳,老和尚法身常在,中台心法廣傳,令芸芸眾生得以親近佛法,學習最究竟的智慧,返照自性。

  • 禪七與人生

    法玟

    佛就是達到無念的境界,無念就是佛,有念就是眾生。於是提醒自己不再向外求什麼,就是返照自心、在這念心上用功,才是最實在的菩提大道。

  • 靜中養成 動中磨鍊

    傳一

    老和尚殷切地開示,如何修數息、參話頭、中道實相觀,透過種種公案、舉例,讓弟子們能學會將萬馬奔騰的妄念「歇下」,找回清淨的本源,人人本具的佛性。

  • 成佛之道

    傳造

    應當時時在心上用功以報師恩,更應將佛法廣傳給周遭親朋好友,希望社會人人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,成就人間淨土。

  • 心法,法寶

    傳華

    有了這本法寶,隨時都可以取出來閱讀用功,隨時可以警惕自己將心收回並安住,觀照自己的心念,改正習氣,加強正知正見,以達到「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」的目的。

  • 覺性不離

    法緣

    恭讀《禪七開示1》,讓自己思考並檢討修行的心態和方法,修正自己的鍇誤。以後更應常常閱讀,以端正修行的知見,並提醒自己不能有絲毫懈怠。

  • 般若智慧在每一個當下

    傳住

    「善能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」,時時返照自性,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,總能安忍於心,逢凶化吉。

  • 只貴汝知見,不貴汝行履

    傳晶

    相信只要願意在這念心上用功,經常地閲讀這本書,就猶如老和尚隨時在身旁指導一般,今生修行一定能有所成就。

  • 事理一如 真參實悟

    法宗

    一切森羅萬象,無非是心的作用,學佛修行,透過聽經聞法,淨化三業,心淨則佛土淨。

  • 佛法海中 用功學習

    法樂

    修行的道理「知道」是一回事,不透過「修」、「行」,也找不到回家的路,所以在未達究竟圓滿前,始終期勉自己:堅持不放棄,直至成佛!

  • 如獲至寶

    法倢

    雖然自己遲至老和尚圓寂後才親近精舍禪修上課,但相信「有開始永遠不嫌晚」,繼續學習打坐,更要練習在日常生活中「觸物起照」,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,將心中的煩惱習氣轉過來。

  • 吃茶是誰?

    傳棟

    心之所以能不隨外在的境界風飄搖,正是老和尚的法語甘露,幫助自己堅住正念,這個「正念」與當初禪七喝茶那念清楚明白的心,無二無別。

  • 重慮緣真得受用

    傳法

    翻開書本,老和尚精闢的開示,數息觀、參話頭、中道實相觀等種種法門的引導,淺顯易懂又精湛深入,學人完全可以藉由此書複習禪七所學。

  • 生活中練習做主人

    傳溫

    修行路上需要良伴一起互相扶持、成長,此外,更需要大善知識的指引,啟發我們的覺性,現在手上這本《禪七開示1》就是一本修行的寶典,讓我們可以時時重複薰習,用般若的智慧來返照自心,依教奉行,讓自己時時刻刻都能當主人。

  • 切念無常 精進辦道

    傳璧

    時時刻刻提示自己生死心要切,萬一自己工夫用不上,無常一來,就要隨業流轉。這樣才能用得上功,才不會散心、雜話,不會放逸、懈怠。

  • 找到回家的路

    傳騏

    只要心中有煩惱,就把老和尚的開示拿起來讀,用來反觀自省,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,不再讓煩惱束縛自己,而得輕鬆自在。

  • 人生莫空過

    傳寧

    恭讀老和尚禪七開示,深刻體會到老和尚是何其慈悲,橫說豎說,直指人心,不厭其煩地提示修行的方向以及法要,無非是要我們老實在心地上用功,才是真正捷徑,否則,一生很容易就空過了。

  • 隨文入觀伏妄念

    傳偉

    若能如實依著開山祖師開示的內容邁出修行步伐,就如萬丈高樓平地起,有了堅實的地基,萬里途程之初步,踏出重要的第一步。

  • 精進禪七探究真 護法護教報師恩

    法宴

    這本開示錄就像是修行操作手冊,當有不懂或遺忘時,隨時可以拿起來溫故知新,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悟與收穫。

  • 靈泉一會 儼然未散

    傳元

    疫情當前、國內外局勢渾沌,眾生迫切需要清明智慧的此刻,惟覺安公老和尚的教誨,正如時雨春風、潤物無聲。

  • 迴互用功

    傳緣

    「法無高下,人心自有等差。」學習了這麼多的觀行法門,是可以迴互用功的,能夠解決自己的煩惱,就是最好的良藥。

  • 緬懷師恩 永傳無盡燈

    傳易

    人在哪裡,能知的這念心就在哪裡,不被意識、我執束縛,心能作主,生命即是永恆。

  • 修行入處

    傳邦

    修行就是要改變自己的習氣煩惱,這才是真修實悟。

  • 在二六時中返照自心

    傳印

    「迷悶、猶豫、怯弱難可開悟。」有如當頭棒喝,驚覺原來只要有一絲的怯懦,即受妄想執著擺布。

  • 走在菩提道上

    傳世

    老和尚開示:「妄想是虛妄不實的!」不斷地以這句話提醒自己,而不再沉溺其中,不攀緣此境,練習將心收回來。

  • 修行,讓人生更美好

    傳懿

    面對忙碌的工作挑戰,每當煩躁的情緒現前,只要想到師父在禪七中開示的種種道理與公案,就能讓自己馬上提起覺性,回歸當下,找回平靜的心。

  • 點燈

    傳提

    開山祖師指引了一條菩提大道,數息、參話頭、中道實相觀,帶領著我們藉由靜坐安頓身心,進而修善斷惡,廣積福慧資糧。

  • 觀心返照 轉念成菩提

    法均

    雖然自己沒有因緣在那個時空聽法,但十分感恩可以從書上閱讀老和尚在禪七中,為年輕學子們開示的靜坐指導、修行必備的觀念……

  • 靈山一會,儼然未散

    傳朔

    老和尚不捨眾生,橫說豎說,字裡行間都是無盡的慈悲與智慧,提示我們修行要悟道,心即是道,不打妄想,心能作主,直下承擔,當下即是……

禪七開示 2

法 師 心 得


  • 吃茶的心

    見鍵法師

    相信只要依循著導師指引的明燈,信心堅、願力強、行到滿,佛階終將可期,這杯茶就是吃不完,用不盡。

  •  

     

     

禪七開示 2

居 士 心 得


  • 這箇那箇同安樂

    傳治

    我們要想離開三塗惡道、離開六道輪迴,就要時時刻刻保持用這箇了那箇,有了這個清淨心存在,就沒有那箇;有你就沒有我,你就是外面的境界,就是客塵、妄想、無明,這些都是相對、分別、取捨;我就是能作主的這念心……

  • 大善知識 如世明燈

    傳實

    今日有此難得因緣恭讀《禪七開示2》,就像老和尚仍在我們耳邊叮嚀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。
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