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5
 
中台廣傳









中台禪寺九十三年度夏季學界精進禪七



萬緣放下究心地

   道,在何處?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道,無所不在。然而,會者近矣,迷者遠乎。悟道,是修行學佛的一項重要課題。契悟這一念心,當下便尋得一條千古不變的大道。禪七,是契悟自心最殊勝的時節因緣。放下一切塵囂紛擾,藉由七天的專注用功,一念清淨心現前,即能與道相應。

  埔里中台禪寺今年夏季舉辦的「學界精進禪七」,近四百位來自台灣、香港、美國及世界各地的大學教授、中小學教師及大專青年,共同雲集禪堂內,參加自六月二十六日至七月三日為期八日的精進禪七。

起七.茶會

  起七茶會中,主法 覺大和尚說:「起七,是禪七的開始。有好的開始,一定能有好的體悟。」一杯趙州茶,消卻色身的塵勞疲憊,振奮精神,提起參究真心的道念。

  「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」,吃茶的這念心從古至今皆存在,然而,有多少人明瞭,是「誰」在吃茶?禪,在日用當中;心,遍一切處。但是,這念無所不在的心,若住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的六塵境界中,這個吃茶的人就離道遠矣!因此,學會保持這念心清楚明白,處處作主,不住塵境,無所取執,就能契悟「平常心即是道」的真實意義。

  一個「起──」字,揭開了禪七的序幕。簡單莊重的起七儀式,頓時讓學人收攝起平日隨境浮沈的心念,警醒自己,堅住正念。

修戒修定又修慧

  禪七首日,大眾發心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,依清淨持戒的前方便,助益七天中的禪修。懺悔發願,開啟出世解脫的清淨之門;遠離造業惡因,關閉流轉生死之門。持戒,能助學人收攝身口意;同時,有了清淨無違犯的心念,更能安住於禪堂參究用功。

  從清晨四時二十分起板,至夜晚十時三十分安板。早晚課誦、靜坐、跑香、過堂,皆是定慧養成的好時機。從妄想紛飛、散亂昏沉,透過覺察、覺照,化除煩惱雜念,逐漸回歸清明自性。由身的放鬆、心的專注,體會這念本來澄澈的心。在靜坐的當下,保持如如不動的寂靜心性;在行住坐臥中,磨鍊回光返照的工夫。

修無修修見家珍

  心性本具,人皆可悟。無論在凡、在聖,此心皆未曾增減一絲一毫!開悟,並非求取而得;通身放下,無念無為,方能契悟此心。雖明此理,靜坐當中不免又被妄想牽動;既知是妄想,則不隨之念念相續,隨著主法大和尚的開示,歇下狂心,讓人頓時體會菩提現前的禪悅。

  希求開悟、思惟觀照,尚屬有念;是以在用功之時,須明無功之用。佛言:「吾法念無念念,行無行行,言無言言,修無修修。」數息、觀息,皆是悟道之方便法門,藉以澄淨心念;心安定後,不住於所修之法,達到能所一如,則本具覺性自然現前。

騎牛返家

  禪堂,是認識自己、淨化自己、提升自己的最佳處所,在禪堂裏任用自如的這念心,解七之後還存在嗎?找對了路頭,就能順利地返回心靈的桃花源。經七日的靜中養成,還須試試能否在動中經得起磨鍊。祖師大德有所謂「十字街頭好打坐」,足見其清明之心能自在悠遊地運用於生活。在六根接觸六塵時,若能隨時隨地調整自心,動也動得、靜也靜得,如此則無論叢林、都市均是道場,同樣都是最好用功的禪堂!經歷精進禪七用功參究,學人們帶著法喜禪悅的微笑,騎牛歸家。



解七茶會學員心得

值得實踐的佛法
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/陳焜銘

  從法性真空的道理中,體會到佛法與科學的論證不相悖逆;而更珍貴的是,每個人都有「佛性」,這是很值得發掘的。若能將佛法推廣至社會,則必能啟發人性良善的一面。以教理端正知見,以禪定增長智慧,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,一定可找到人生的光明大路。


最尊貴的心法
暨南大學、東海大學、台中健康管理學院社工系兼任副教授/施教裕

  在暨大教書期間,身居埔里多年,卻未進入寶山取寶。如今,很慶幸得以進入這座寶山,當然不再空手而回。過去,年少即體驗了榮華與尊貴的感受,然而人生再怎樣如意,若無體悟亦是枉然。一向對於心法很感興趣,曾經努力探究,卻未真正契悟。現在,總算是明白大和尚說的「這個」了,並且發現,最尊貴的心法即是如來的清淨覺性。


難得的法意
鄭州大學材料系教授、中原大學射出成型研究室教授/李海梅

  在中原大學作學術交流的這段期間,經由引介,上了禪修班之後,才初初領略佛法的內涵。第一次打七,感受到修行是一件相當不易的事,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。聽過大和尚的開示後,對於形式上的打坐和心性上的用功之間,有了一番體會,難耐的腿痛也就不那麼惱人了。此外,大和尚結合了儒家思想的佛法開示,相當圓融無礙,令人讚歎、感動。大和尚是一位難得的聖者,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再來親近、學習。


重燃的明燈
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/高秀蓮

  這次打七,比起今年寒假的初次經驗,進步太多了。受八關齋戒期間,懺摩時,淚水不停,塵勞也隨之一洩而光,就像是進行一次大排毒,而接下來幾天的靜坐,很快地就能把心安定下來。學會用專注的心來聽師父開示,於是真正明瞭以前所不了解的語意,並且更知道該如何數息、如何用功。能夠更清楚、更了解自己,是多麼令人歡喜的事!希望佛法這盞明燈,永傳不息,而我也發願如自己的法名──傳燈,不只是普通的燈光,更是一座可以照亮別人的燈塔。


更上一層樓
致遠管理學院幼教系主任/謝義勇

  這是第二次打七,心境的寫照與第一次有很大的對比。過堂、養息時不再緊張,靜坐、聽開示時,不再因時間長短而感到焦慮,一切都變得祥和、安寧。從聽法當中感受到大和尚的智慧不凡,而自己也從中吸收了不少法意。感恩所有護七的法師及居士,也感謝同修鼓勵,才能成就上山打七的因緣。


繼續用功
前政治大學教育系研究所教授/劉韜

  要能夠全心全意放下一切,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由於長期練書法,尚能做到心念專注,但是要達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就必須有更深的工夫了。回去以後,期許自己秉持著大和尚的教導,繼續用功。


轉念即能自在
美國太谷精舍護法會執行秘書/高複玲

  第一次與這麼多人一起打禪七,覺得大眾共修的力量殊勝無比,這種動力也推著自己更加精進用功。由於體質敏感,看見蒼蠅、蚊子出現時,心裏就開始浮動不安;不久,從大和尚開示的一則公案中,提醒了自己調整心念的重要,又想到所有法師住在這個環境下卻不受影響,這時才體會到,可以改變的是心念。於是,不再動手去揮趕蚊蠅,心甘情願地發起布施的心,之後隨身攜帶的藥膏竟都派不上用場,也未出現從前被咬時的腫脹難耐。轉化心念,果真是不可思議!



專注的好處
香港普廣精舍禪修班學員/張瓊文

  經過幾天的磨鍊,體悟到心念專注的好處,打坐時能夠不分心,腿就不痛了。感恩大和尚在香港設立分院,讓我們有聽聞心法的機會。



九十三年度夏季學界精進禪七起七法語

主法大和尚釋惟覺 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廿六日於埔里中台禪寺

學界禪七在究真 行住坐臥好用心
修戒修定又修慧 萬法歸宗心自明
有心修到無心處 即見本來擁家珍
精進禪七弘正法 普度群機坐太平

諸位知識 即今起七一事
最後一句又怎麼說法?

十方學子來參禪 定慧等持一念圓
起──


九十三年度夏季學界精進禪七解七法語

主法大和尚釋惟覺 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三日於埔里中台禪寺

精進禪七功德圓 狂心頓歇心自閑
修無修修好入處 能所一如玄又玄
說個玄字仍方便 舉手投足露坦坦
學界禪七弘正法 普度群機會心源

諸位知識 即今解七一事
最後一句又怎麼說法?

起七解七生兩邊 體用不二透禪關
解──



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