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4
 
本期主题:顺逆皆方便







古德云:“刹尘尘达本乡,纵横顺逆皆方便。”
若能透达顺逆之境,由心而变,
自能应物随形,不将不迎,
清明在躬,常处泰然。


境随心转 法界圆明

文/普圆精舍研经班学员 传琇

  初初学佛时,师父常提到止观法门的应用,遇到境界时,第一步要“止”,静下心来,保持如如不动,接着,要“观”,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来自哪里?心被什么牵绊住?

知见立 光明现

  当时听到“境界”二字,觉得是指遇到令人烦恼的事,后来才了解,不论好坏的情境统称为境界,而面对的境界是好?是坏?跟个人心境有绝大的关系。凡夫的妄想执着可以把好事想成坏事,坏事想成好事,这是因为“心随境转”,念头被眼前境界所绑住了。然而修习止观法门,让心安定下来,透过觉察、觉照,净化心念,心就不容易被妄想执着绊住,于是“境随心转”,心地风景也随之大放光明。

  未学佛之前,认为人生本来就是充满酸甜苦辣、顺逆境界,并将逆境归因于运气不好。学佛之后,认识了这念心,了解“心随境转”及“境随心转”的道理,对境界有了不同的理解,加上佛法的薰修──知见确立、禅修静坐及出坡作务等,除了自利利他、增长福慧外,也体悟到人生境界可因学佛而改变。换言之,透过生活中落实佛法,可以让自己面对境界保持平常心。

  首先,要学会“心不随境转”,可藉由打坐、诵经、持咒来增长定力,找回安定的心,遇到逆境时,就不容易起瞋心、频频抱怨,但一定要持之以恒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以“八风吹不动,端坐紫金莲”的诗句,暗喻自己修行功夫了得,不料却被佛印禅师一个“屁”字,气得马上渡江理论,我们也可以透过称、讥、毁、誉、利、衰、苦、乐八风境界,来检视自己是否因境界风一吹,心情就大受影响?如果定力够,心就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,然而如如不动的心是长时间培养而成的,因此,只要锲而不舍地练习,日久功深,必定有所成就。

当面关 直下担

  其次,要学会“不逃境安心”,勇于面对境界,直下承担。过去自己遇到逆境,压力过大时,总想逃离现场,但心中烦恼仍牵绊许久;直到在禅修班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,并听闻师父开示〈达磨二入四行观〉之后,有了全新的启发。当自己遇到逆境,感受到逼迫苦时,会先诵念“报冤行”,转换心境,让自己停止抱怨、造口业,接着告诉自己“甘心甘受,都无冤诉”,随后提起正念、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。若遇善缘,得以顺利圆满解决棘手之事,除了告诉自己要知恩、感恩、报恩外,也更深信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有生就有灭,因此,“缘尽还无,何喜之有?”

  最后,要学会“境随心转”,改变境界,常保“法界圆明”。透过佛法的薰修,了解“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”的道理之后,可以帮助我们做好面对世事无常的准备;同时,藉由平时广结善缘、清净法缘、亲近善知识、多修福报,广积福慧资粮,如同银行里的个人储蓄,若有急用,可以立即运用,因此,即便无常逆境到来,仰仗平常积蓄的福德、智慧,让心很快地安定下来,冷静面对困难,运筹帷幄,度过难关。

  此外,若能了解“缘起性空”的道理,掌握万事万物皆是缘生缘灭的关键,并且运用于己有利的条件,进一步把握当前因缘,创造全新的善因缘,翻转不利条件,为自己开创逆转胜的人生。

  面对境界,好坏与否,端看自己的起心动念,顺逆皆是方便,都是丰富人生、增益修行的助缘,掌握这念心,就能掌握自己的生命,所处法界自然圆满光明。
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