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5
 
中台廣傳







中台禪寺一百一十四年度結夏安居受籌法會

文/編輯部

中台禪寺一百一十四年度結夏安居受籌法會

  《梵網經菩薩戒初津》云:「結夏安居者,是菩薩比丘正制也。」本寺謹遵佛制,於一百一十四年五月十二日(農曆四月十五日)至九月六日(農曆七月十五日),依律結夏安居。五月十二日上午八時,在住持見穎大和尚帶領下,本寺暨所屬精舍分院逾千名僧眾齊集圓明講堂,舉行結夏安居受籌法會。如法如儀,虔誠祈請諸佛菩薩及護法韋馱菩薩慈光加被,全寺僧眾於「三月結夏,九旬安居」之中,攝心用功,勤策於道。

  夏安居,又名雨安居。起源於佛陀時代,由於印度夏季雨期長達數月,僧眾在山間禪定或樹下經行時,衣缽常為雨水漂失,且雨季期間地多蟲蟻、草木繁興,基於慈悲護生,佛陀遂有結夏安居之制:僧眾結界安居,於界內專心辦道,非為父母、師長、三寶事不出界外;檀越發心護持,供養僧眾飲食、醫藥、衣服、臥具等日用所需,廣植清淨福田。於此三月,四眾和合,精勤道業,專致修行。

依律結夏 策進用功

  法會中,全寺僧眾搭衣持具、嚴整威儀,依律如法進行「集僧結界」儀式。隨羯磨師三次宣說安居大界相:「諸菩薩為行菩薩道故,盡虛空、遍法界安居結界……」理上以法界安居,事上依劃定區域為結夏三月期間共止安居之處。結界後,展開受籌結夏、依止安居儀式,在結夏安居期間,大眾同一住處、同一說戒,發起金剛菩提心、執持淨戒,願與一切眾生皆得無礙解脫。

  集會中,住持和尚慈悲開示安居制緣,以及結夏安居受籌法會的內涵與意義,提及開山祖師曾開示:我們有生活、生存、生命三種生命的泉源。生活的泉源,指的是物質生活;生存的泉源,還有精神層面的追求,包含文化、藝術、信仰,乃至於個人目標的實踐;生命的泉源,是無止盡的泉源,也就是每一個人本具的清淨心,只有找到自己本具的清淨心,才是真正找到我們生命無止盡的泉源。

  住持和尚進一步提示大眾:結夏,是我們精進修行、用功的機會,也是道業升級的機會,我們在結夏用功中,要時常與法相應,與生命的泉源、這個無止盡的泉源來相應。要如何落實用功?過去開山祖師曾教導我們運用永嘉大師所提示的五念:故起念、串習念、接續念、別生念、即靜念,來檢視自己的念頭。這五念當中有病態,也有我們修行用功要專注的心念,前面四種念頭是病,即靜念是藥。我們用藥來治病,等到把病治好了,藥也要放下,所謂「五念停息之時,名為一念相應」,最後息五念歸一念,收歸到無念的這念心,這一念相應當中,我們就可以更進一步做到《金剛經》提到的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,我們要往賢聖的方向來邁進,就要跟無為法相應,這是我們的菩提大道,也是我們結夏升級的目標和功課。

三環一體 福慧雙修

  九旬安居,秉持「福德、教理、禪定」三環一體的修行理念,大眾精進辦道,深化修行:結夏之初,禮拜《三昧水懺》;並延續「冬參夏學」之制,恭請住持和尚持續講授《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》;更於每日恭誦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》;在開山祖師圓寂即將屆滿十週年前夕的精進報恩年,維持每週恭聆開山祖師開示及《金剛經》共修。此外,自六月底起,並舉辦夏季學界精進禪七、小星辰兒童精進禪修營、供佛齋僧等法會。四眾精勤,修福修慧,以不輟的弘法行履,實踐結夏自利利他的菩薩願行。

1.2.全寺逾千名僧眾齊集圓明講堂,在住持見穎大和尚帶領下,依律舉行結夏安居受籌法會。
3.住持和尚慈悲開示結夏安居的制緣與意義。
4.住持和尚帶領大眾依序受籌,至誠發願執持禁戒,無有缺犯。
5.結夏之初,恭禮《三昧水懺》。
6.全山僧眾恭聆開山祖師開示。
7.8.結夏講經課程,恭請住持和尚講授《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》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