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305 期 |
|
本期主題:同事攝.菩薩行 |
|
平等同事 同理利樂文/見非法師 《華嚴經》云:「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因於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覺。」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前提,是菩薩的基本行門、成佛的重要資糧。菩薩以大慈悲心,心心念念都是利他,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眾生。所以行者首要學習菩薩的悲心願力,行菩薩道,廣度有情,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。 菩薩度化眾生常用四種善巧方便,名「四攝法」,分別是「布施攝」、「愛語攝」、「利行攝」與「同事攝」,能令菩薩快速與眾生結緣,從而引導、攝受眾生行善,乃至走向解脫之道。其中,以「同事攝」最為直接,與眾生同甘共苦,以同理感化眾生。 「同事攝」的核心在於「同」,所謂「以法眼見眾生根性,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,使同其所作霑利益,由是受道。」菩薩以大慈悲啟發大智慧觀眾生根性,示現同事同行,和光同塵,設身處地以平等心融入眾生生活當中。如同觀世音菩薩「應以何身得度者,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」,不僅能讓眾生消除戒心,更能直接感受到真誠與慈悲,進而薰修佛法,得佛受用。 相傳唐朝時,陝右一帶有一賣魚女,經常手提魚籃在集市賣魚。因相貌出眾,許多男子紛紛提親。然追求者眾,賣魚女提出若能背誦經典,便同意婚事。接連數日,挑戰者陸續背誦《普門品》、《金剛經》,最終唯馬姓男子成功背誦《法華經》,順利娶親。可怎料婚禮當日,賣魚女突然去世,並且很快乾癟腐化,再也不見美貌,馬郎及眾人均感震驚、不解與悲痛。幾日後,一位僧人行經此地,告訴大眾賣魚女乃觀音菩薩化身,為了度化大眾而示現無常。此後,馬郎及村民皆皈依佛門、奉行佛法。 觀音菩薩示現為賣魚女,以同理心與村民們同住同行,首先就得到村民的認同與信任。先以欲鉤牽,後令入佛智,了解到眾生皆有愛美之心,故更進一步示現色身壞滅之相,如《無常經》云:「外事莊彩咸歸壞,內身衰變亦同然」,令大眾明白世間無常之理,生起修行之心。 人與人相處中,經常因自己的主觀意識,導致處處充斥著誤解與矛盾。佛法難聞今已聞,身為佛弟子的我們,應當學習菩薩慈悲利他的精神,以「同事攝」的平等、同理作為自己待人接物的準則,行攝度眾、利樂有情,共至覺悟之彼岸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