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5
 
本期主題:同事攝.菩薩行







古德云:「菩薩為化,先同眾生苦樂等事,名為同事。」
菩薩為度眾生,慈心入世,
和光同塵中,善巧接引,攝化眾生同證菩提。


和其光 同其塵

文/普安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法馥


  曾經,我是個非常堅持己見的人。學生時期,同學戲稱我是「糾察隊」,見不平就自以為是地仗義直言,卻不知因此結下不少惡緣。以為日子過得還算順利,卻遭遇一連串椎心刺骨的挫折,幸而因緣和合走進精舍上禪修班。學佛後,漸漸學著放下執著,用不同眼光與角度去看待身邊的人與事,不再以為「我這樣想,別人也該這樣想」。現在回望過去的自己,真是何等的愚迷!

  認真學佛後,我漸漸收攝六根,提醒自己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用更包容的心去面對外境、同事及工作,不再堅持己見。漸漸地,同事說我變得比較安定、開朗,甚至因而主動報名線上禪修課程,讓我非常意外。同事工作繁忙,總說時間不夠用,卻因感受到我的轉變而產生學佛的信心。雖然線上課程結束後,因路途遠,同事沒辦法再跑遠上課,但那份感動一直深埋我心,讓我更堅信學佛是一條值得堅持下去的路。

  工作中也常遇到學生脫序的行為,過去總因孩子屢勸不聽而大動肝火,以為拿著相同標準衡量才叫公平;學佛後,每當想起菩薩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、不忍眾生苦的精神,我便開始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:若能好好表現,誰願意被罵呢?因此再面對孩子的「挑戰」時,改以平靜的口氣提醒,並問:「我可以怎麼幫你?」一起努力,找到彼此的平衡點,這樣的同理讓孩子覺得被接納,也更願意收斂行為,果真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!

  我也常到市場買菜,並和老闆娘分享生活經驗。熟識後,詢問是否可在店裡張貼禪修班招生海報,他們總欣然同意,一次、兩次,一年、兩年……常藉買菜的機會分享學佛心得。慢慢地,一直說沒空的老闆娘竟也願意走進精舍,甚至鼓勵孫子參加兒童禪修班,實在是意想不到的收穫!

  就這樣,我漸漸體會到,當放下對與錯、是與非,不再分別你我時,心就能更加寬廣;學著放下我執,用對方的角度去處理事情,事情也會變得圓滿。雖然無始劫來的習氣,難以說改就改,但令人開心的是:在精舍學佛,不斷地薰修中,藉境練心,領悟到真的要常行柔和忍辱法,才能安住慈悲喜捨中。不斷在靜中養成,動中磨鍊,讓自己有機會改變,試著不要讓人起煩惱,結好緣、結善緣,期待自己在這條修行的路上能夠走得更長、更遠。



單元首頁